English

《胡适全集》中的重复

2005-04-07 15:04:00 来源:博览群书 朱 正  我有话说

一本书里,不应重复收入同一篇文章。一部全集,无论分多少卷册,也只是“一部书”,不应重复收入同一篇文章。

有的作者自己曾经将同一篇文章编入不同的集子,在他身后别人为他编印全集或文集的时候,就得设法避免重复。以鲁迅著作为例,他曾经把《〈两地书〉序言》编入杂文集《南腔北调集》里。在这两个单

行本里都可以看到这篇文章。在编印《鲁迅全集》的时候,就必须避免这个重复了。于是在《全集》中的《南腔北调集》里作存目处理,在这一卷的目录上,这一篇的标题后面加括号注明:“文略,见第十一卷《两地书》”。这样既可以让读者知道《南腔北调集》的原貌,又避免了重收文章。

在胡适的著作中也有类似的情况。他的诗集《尝试集》1920年初版之时,卷首有一篇作者自序,不久之后这诗集再版,又增加了一篇再版自序。1921年《胡适文存》一集出版,作者将这两篇序言编入其中。《尝试集》和《胡适文存》一集,是两部独立的书,篇目上稿有一点重复也没有什么。在编印《胡适全集》的时候,似宜将《胡适文存》一集所收的这两篇序言抽去,作存目处理,注明文见第10卷《尝试集》就可以了;可是没有这样做,两处都收了。自序见第1卷第179页和第10卷第15页,再版自序第1卷第197页和第10卷第34页。1922年3月他为《尝试集》四版写的自序,也重复收到《尝试集》(第10卷第43页)和《胡适文存》二集?第2卷第813页?中了。

胡适为所著《章实斋年谱》写的那篇自序,也曾收入《胡适文存》二集。在编印《全集》的时候,这篇在《文存》二集的就似宜作存目处理了。事实上却是重复收入,见第19卷第29页,第2卷第181页。

《白话文学史》的自序,既见于本书之前?第11卷第205页至214页?,又见于《胡适文存》三集?第3卷第709页至718页?。

《四十自述》亚东版的自序,既见于本书之前?第18卷第5页至第7页?,又见于《胡适文存》四集?第4卷第654页至第656页?。

1922年在胡适所编的《努力周报》上,以《假使我们做了今日的国务总理》为题,刊出了一篇“解决目前时局的计划”,作者署名W.G.T,其实是胡适自己写的。后来他编印《胡适文存》二集的时候,将它改题为《一个平庸的提议》编入。并且将原来正文之前以假托的作者名义写给“记者”?即他自己?的两百多字的短信删去。在编印《胡适全集》的时候,按说,是可以不把已见于《胡适文存》二集的这篇收入新编的时论部分?第21卷、第22卷?去了。可是,考虑到《文存》二集所收的删去了正文前面的短信,考虑到题目也有改动,将它按照最初发表时的原貌编入新编的《全集》时论卷也好吧。只是应该注明原先收在《文存》二集时候的删改情况,而在《全集》所收的《文存》二集作相应的存目处理;可是没有这样做,重复收入了,见第2卷第496页、第21卷第294页。

《读〈吕氏春秋〉》一文,收入了《胡适文存》三集(第3卷第247~278页),可这是他的《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》的第二、第三两节,又把这篇两万字的长文重复收入哲学专著卷了(第6卷第35~65页)。

这部《胡适全集》里最大量的重复是在书信部分。《胡适文存》编入了不少书信体的论文,他的日记(包括《胡适留学日记》)中保存了不少书信存底。假如是编印单行的《胡适书信全集》,当然可以把这些见于《文存》和日记中的书信悉数编入。可是现在编印的是《全集》,读者在购得这书信各卷的同时,也把《胡适文存》《胡适留学日记》这几卷都买去了。这样重复收入有什么必要呢?

下面列举一点重复的篇目。

见于《胡适文存》一集的有:

寄陈独秀(第1卷第26页,第23卷第126页)?

再寄陈独秀答钱玄同(第1卷第34页,第23卷第130页)?

答钱玄同书(第1卷第38页,第23卷第154页)?

答朱经农(第1卷第82页,第23卷第218页)?

答任叔永(第1卷第90页,第23卷第223页)?

跋朱我农来信(第1卷第94页,第23卷第248页)?

致蓝志先书(第1卷第96页,第23卷第258页)?

论句读符号(第1卷第103页,第23卷第234页)?

答黄觉僧君《折衷的文学革命论》(第1卷第105页,第23卷第236页)?

读沈尹默的旧诗词(第1卷第154页,第23卷第266页)?

井田辨(之一、之三)(第1卷第391页,第23卷第276页;第1卷第402页,第23卷第287页)?

又寄吴又陵先生书(第1卷第755页,第23卷第309页)?

朋友与兄弟(第1卷第757页,第23卷第307页)?

见于《胡适文存》二集的有:

一个最低限度的哲学书目(附录二)(第2卷第126页,第23卷第396页)

梁任公《墨经校释》序(录二)(2卷第167页,第23卷第364页)

读梁漱冥先生的《东西文化及其哲学》(录二)(2卷第256页,第23卷第400页)

与一涵等四位的信(2卷第512页,第23卷第414页)

见于《胡适文存》三集的有:

中国教育史料?第3卷第703页,第23卷第446页?

焦循的《〈论语〉通释》?第3卷第671页,第23卷第463页?

欧游道中寄书?第3卷第49页,第23卷第493、494、495、501、503页?

整理国故与“打鬼”?第3卷第144页,第23卷第514页?

关于《镜花缘》的通信?第3卷第617页,第23卷第608页?

入声考?附录??第3卷第237页,第23卷第609页?

跋宋刻本《白氏文集》影本?第3卷第366页,第23卷第586页;又第3卷第373页,第23卷第588页?

论翻译?第3卷第803页,第23卷第553页?

见于《胡适文存》四集的有:

致钱穆?第4卷第140页,第24卷第89页?

致冯友兰?第4卷第143页,第24卷第37页?

致顾颉刚?第4卷第619页,第24卷第31页?

致周叔迦?第4卷第163页,第24卷第92页?

致周叔迦?第4卷第164页,第24卷第103页?

寄陈垣?第4卷第202页,第24卷第156页?

答陈垣?第4卷第208页,第24卷第157页?

答梁漱溟?第4卷第483页,第24卷第47页?

致钱玄同?第4卷第589页,第24卷第66页?

论诗经答刘大白?第4卷第613页,第24卷第83页?

致龙先生(第20卷第551页,第23卷第428页)

见于日记(包括《胡适留学日记》)的有:

致章希吕(第27卷第151页,第23卷第30页)?

致许怡荪(第27卷第152页,第23卷第32页)?

致张亦农(第28卷第70页,第23卷第74页)?

论译书寄陈独秀(第28卷第318页,第23卷第95页)?

胡适寄叔永书(第28卷第416页,第23卷第102页)?

胡适答叔永(第28卷第417页,第23卷第102页)?

作一长书答叔永(第28卷第424页,第23卷第103页)?

再答叔永(第28卷第433页,第23卷第111页)?

答朱经农来书(第28卷第435页,第23卷第110页)?

答江亢虎(第28卷第444页,第23卷第116页)?

答陈衡哲女士(第28卷第467~468页,第23卷第121页)?

寄陈衡哲女士(第28卷第472页,第23卷第121页)?

再答陈女士(第28卷第473页,第23卷第122页)?

寄蔡孑民(第29卷第593页,第23卷第385页)?

致《晨报》记者(第29卷第643页,第23卷第388页)?

致罗钧任(第29卷第741页,第23卷第392页)?

致《京报》社(第31卷第60页,第23卷第572页)?

致蔡孑民(第31卷第156页,第23卷第592页)?

致蔡孑民(第31卷231页,第23卷第602页)?

致孙哲生(第31卷第293页,第23卷第618页)?

致臧哲先(第34卷第128页,第25卷第470页)?

致徐芸书(第34卷第748页,第26卷第708页)?

致徐芸书(第34卷第748~749页,第26卷第711页)?

致苏雪林(第34卷第749页,第26卷第718页)?

致翁慧娟(第34卷第754页,第26卷第725页)?

有些信件,甚至重复收入了三次。即日记中一次,书信卷中一次,《胡适文存》三集中又一次。例如:

论禅宗史的纲领(第31卷第216页,第23卷第597页,第3卷第334页)?

致单不庵(第31卷第102页,第23卷第578页,第3卷第354页)?

致单不庵(第31卷第126页,第23卷第582页,第3卷第362页)?

致单不庵(第31卷第178页,第23卷第594页,第3卷第789页)?

这里像寄张亦农、朱经农、江亢虎等人的信,是根据日记中所保留的存底编入的,只是原信的摘要,并不是完整的书信,即使是编印书信全集,似亦不必收入。在《全集》里就更不应重复收入了。

前面所说的这些重复,可以说是编辑思想上有意的重复,把已经编入其他各卷的书信体文字全都拉到书信卷来。除了这种有意的重复之外,《胡适全集》里还有另一种情况,就是由于疏忽大意,同一封信收了两次。例如:

1947年7月31日致周寄梅信,已据《胡适来往书信选》收入第25卷(第273页),又据北京大学档案编入第26卷?第811页?。

1947年12月致傅作义的一封信,已据《胡适研究丛刊》第三辑编入第25卷(第313页),又据北京大学史料第四卷编入第26卷?第823页?。

1952年11月8日致钱思亮、刘真的电报,已据《中央日报》所载编入第25卷(第500页),电文前收件人被略去。而在第26卷1962年部分又重复收录此电,正文之前写有收件人:“台湾大学钱校长师范学院刘院长鉴”,发电人落款之后原有的一个韵目代日“齐”字?即八日?被删去了。?第26卷第785页?电报的内容是讲应邀到这两校讲学的事。这次讲学是1952年12月1日、3日、8日的事。重复收录的这个电报系年还错了十年。(1962年11月8日胡适已死了八个多月了)?

这样的重复,一篇在第25卷,一篇在第26卷,不是同一个人做责任编辑,这样的事就难免了。不过,也有在同一卷中重复的情况。例如:

1960年6月12日致李石曾信(第26卷第473页),后来又以“复李煜瀛”的标题编入1962年部分(第783页)。

1961年5月5日下午致杨树人的一封信,已编入第26卷第600页,又将这篇的5月改为10月重复编入第711页。

还有这样的情况。胡适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,起草了一些有关公务的函件,缮正发出的时候,按照公文程式作了一些改动。例如1947年7月为了北京大学工学院拟添设土木、化工两学系一事,胡适起草了一份呈教育部长朱家骅的代电?第25卷第270页?,后来改成正式的公文形式发出?第26卷第809页?,当然,仍旧是以胡适的拟稿为基础。像现在这样将这草稿和定稿都作为独立的文章并列收入,似乎不甚妥当。是不是可以正式发出之定稿为主,而将原拟稿附录在其后。

同样的情况,1948年8月13日胡适、梅贻琦联名致朱家骅的电报,已据《胡适来往书信选》编入第25卷(第355页),又据北京大学档案编入第26卷(第834页)。看来前者是草稿,后者才是正式发出的定稿。

《胡适全集》我还没有翻阅完毕,不知道是不是还有重复收入的文章。就说已经发现的这些,也就很不少了。印第二版的时候,这问题恐怕得解决一下。

这篇写完,附带发一个更正。拙作《〈胡适全集〉中文书信部分勘误》在《博览群书》今年1月号刊出后,承蒙舒芜先生指出了我的一处错误。胡适在答《清华周刊》信中开了一个书目,其中有孙诒让的《墨子?诂》。名从主人,这书名只能这样写,只能用“?”字。《胡适全集》第23卷第397页倒4行用“间”字,第2卷第127页第9行用“闲”字,都是不对的。我据第2卷去改第23卷,当然也是不对的了。现在我把他的赐教发表在这里,一以表示对他的谢意,二以表示对读者的歉意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